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中心 > 中心概况
中心概况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唯一以“语言”命名、以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为主要使命的国际型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建校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国际中文教育为特色,以语言教育和研究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世界知名大学。北京语言大学诞生于新中国外交事业的艰难开创时期,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创建的,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1962年的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1964年更名为“北京语言学院”,成为来华留学生学习汉语、出国留学生学习外语和出国汉语教师的培养基地。1996年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定名为“北京语言大学”。

作为语言类高校,学校重视语言教学研究与信息科学的交叉融合,于1987年成立国内第一个语言信息处理研究所;2000年成立信息科学学院;2007年被评为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0年成立汉语国际教育技术研发中心,是国内该领域唯一一个专门科研机构;2012年获批语言信息处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经过多年发展,我校已经在信息科学学科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信息科学学院依托北京语言大学文理融通、中外融合的国际化特色,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外语能力强,熟悉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特别是具有信息处理基本素养的通用人才。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注重夯实计算机专业本色,突出语言智能的特色。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和全球人才市场的需求。

语言信息处理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在语言信息处理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工作,在词语分析、篇章理解、机器翻译、语言资源建设等多个方面取得丰硕科研成果。在此基础上,中心大力开展技术应用与推广,多项科研成果已被企事业和科研单位采用,并在我校汉语国际教育课程中得到应用。实验教学中心正逐步调整和完善语言信息处理实验课程体系、建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促进相关科研成果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探索汉语国际教育的信息化道路。




北京语言大学 | 校内平台 | 信息科学学院 | **系统

版权所有 语言信息处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语言大学)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技术支持:信息化办公室